根据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的公开信息显示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浙江省共接待游客2456.6万人次,比2019年同期增长18.1%,实现旅游收入291.6亿元。展现出浙江文化和旅游产业良好的复苏态势,在全国处于领跑地位,这其中的“关键”和“秘诀”分别是什么?带着这个疑问,本次巨量引擎官方智库——动见文旅项目组,联合《中国旅游报》采访了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、厅长褚子育,一探浙江数字化文旅新思路。
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,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,浙江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紧紧围绕浙江省委、省政府“两手硬、两战赢”的总体部署,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,打出了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复苏的组合拳。
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,出政策、“发红包”、树标杆、筹资金、促消费,一系列举措加速了复苏的步伐。应该说这些举措的迅速响应和实施,都离不开浙江省文旅系统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作出的率先布局。”
采访中,褚子育首先高度肯定了文旅产业数字化改革的价值。
数字化建设关键是以消费者为核心
作为旅游资源大省,浙江一直是旅游热门区域。从温润多情的杭州,到爽飒雄姿的绍兴,从《白蛇传》烘托下的西湖断桥,到被鲁迅亲自“种草”的水乡社戏......浙江常年游客如织。
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,年轻游客对旅游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。如何满足愈加“挑剔”的消费者,是全国各文旅单位都要面临的挑战。但无论是从景区的预约购票,还是旅游中的在线信息服务,或者目的地相关的吃住行体验,浙江省的各级文旅目的地获得的线上线下好评度明显更高,旅游消费成绩也处于全国领跑地位。根据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的公开信息显示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浙江省共接待游客2456.6万人次,比2019年同期增长18.1%,实现旅游收入291.6亿元。
这所有的成绩都与浙江文旅系统率先展开的数字化建设密不可分。
浙江是国内较早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智慧旅游建设的省份,据褚子育介绍,“早在2011年,原浙江省旅游局就出台了《浙江省智慧旅游建设工作方案》,2012年全省智慧旅游试点工作就已经全面启动,全省各地按照全省一盘棋、一张网、一朵云的总体要求,通过“1+N+X”的应用创新机制,形成了一体化监管、一体化应用、共建共享的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“一盘棋”的创新应用运行机制。”
谈及“关键”所在,褚子育认为,“核心还是要围绕消费者,要让大家觉得便捷,舒心。”
2019年,浙江省带头推进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就是让老百姓在去机关单位办事时,最大程度上减少复杂流程给用户带来的“麻烦”。2020年,“最多跑一次”的改革制度深入到文旅行业中。
褚子育向我们介绍这次改革带来的实际价值,“通过这项改革,我们实现了“诗画浙江·文化和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系统”省、市、县三级推广应用,建立起分时预约预定系统、景区监控系统、客流监测系统、OTA的评论数据系统、浙江省旅行社业务管理系统、省文化和旅游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等一大批系统应用”。
此外,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基于游客需求打造了“浙里好玩”旅游信息公共服务平台,平台涵盖了省内11个地市数千个旅游景点介绍、交通信息、旅游路线推荐及景点流量数据。在这个服务平台,游客不仅能够获取最新最全的浙江旅游热点信息、好玩资讯,天气情况,还能跟着旅游达人的足迹,寻找最有意思的玩法、路线。
这一系列的数字化改革举措,让游客在浙江得到了优质的体验与服务:景区买票不排长队,景区内游览不拥挤吵闹,特殊天气提前预警,来了还想来,走了还想推荐给亲朋好友......浙江省文旅系统的各级工作人员坚持数字化改革工作,以终为始,齐心协力只为让老百姓有一次舒心愉悦的出行体验。
从文旅融合出发,打造“诗画浙江”
如果说数字化建设是为了提高游客旅游舒适度所做的“硬件措施”改革,那么以“诗画浙江”IP传递的软性文化魅力,才是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核心抓手。
褚子育认为,旅游要有长远发展,必须重视文化的核心驱动力。“国家层面文化和旅游合并就是成立文化旅游部,地方上成立文化和旅游厅以后,总体的布局就是要文旅融合,要充分发挥文化为魂,旅游为体的价值。文化该怎么住抓?我们认为可以从打造新型的文旅IP入手。”
伴随着大国崛起,文化自信与国潮复兴的浪潮,褚子育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要义,“光有口号是不行的,必须要让年轻消费者感受到我们这个地方的文化魅力”。
关于文化魅力如何充分呈现出来,褚子育有着自己的理解。在他看来,“文化”是抽象的概念,必须进行解构化理解。“一是要物质元素充分,也就是文旅本底资源,比如说侯河等。二是要精神要素蕴染,比如江南一带所流传的文人墨客潇洒不羁的风采。三是要有文字与语言体系做支撑,就好比“吴侬软语”一直是广大年轻消费者热衷探寻的文化宝藏。最后则是要有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要求,才能不乱分寸。
基于此,浙江省文旅厅将“诗画浙江”这一IP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解读,由此得出了“四路两带”的发展策略:浙东唐诗之路,钱塘江诗路,瓯江山水诗之路,以及大运河诗路,这四条诗路背后都是以浙江地区传统而浓郁的中式文化做支撑。而两带则是指浙江沿海旅游带与西部绿色生态旅游带,山海交融与茂盛丛林交相呼应,冉冉升起古典式浪漫的情趣。
四带两路的集合效应之下,“诗画浙江”承载起当代年轻人对诗情画意的向往。
当前,浙江省文旅系统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加持给旅游行业带来的重大意义。“良渚文化”“南湖红船”“塘河夜话”“宋城千古情”等一大批极具浙江特色的文化和旅游IP影响力覆盖广泛,成为引领浙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标杆示范。
紧抓新媒体红利,释放更广泛的文旅魅力
文旅融合固然重要,但如何让当代年轻消费者感受到文旅对旅游目的地的加持更重要。褚厅长对此态度坚定。
“以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近几年快速发展,聚集了一大批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年轻用户,是旅游目的地开展市场营销、扩大文旅IP影响的重要‘伙伴’和‘帮手’。”褚厅长在采访中表示。
“能够成为“网红”的旅游目的地IP,往往在新媒体平台中拥有更高的影响力和传播度。“网红经济”为文旅发展提供了新动能。我认为,在拥有大流量的同时,更需要有优质的文旅产品供给、完善的游客服务体系、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、丰富的游客体验和有效的监管。从而保证游客“乘兴而来、满意而归”,实现从“流量”到“留量”的转变,并带动更多的“增量”。”
褚子育肯定了新媒体传播带来的重大意义,但也反复强调了供给侧改革的主观价值。
最后,他表示,“希望通过新媒体平台的持续关注与大力支持,加之我们在高质量发展上的不懈努力,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“诗画浙江”,尽享百县千碗,畅游绿水青山。”